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裕孝家庭博物馆(以下称博物馆)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两条主线,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方面亮点纷呈。
1.增新馆,升旧馆,馆貌焕然一新。本年度,在展馆建设方面,我们投资20万元,新建了一个党建馆,该馆陈列袁氏家族四代人各个时期的党员、模范及其先进事迹,表达袁氏家族始终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信仰,填补既有展馆在呈现袁氏家族红色基因传承方面的空白;在三峡摄影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万元对三峡民俗文化摄影馆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时间为脉络,将袁氏家族四代人的重要摄影作品串联起来,以视觉形态反映一个平民家庭和社会的历史变迁;投资10万元,增设档案设施设备,确保档案馆在温度、湿度和净度等方面达到二级档案室的要求;投资3万元,增加数十套监控和消防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的安全标准;投资2万多元,增添了包括饮水机、急救箱、擦鞋机、雨伞等在内的诸多便民设施设备,为广大观众和游客提供了诸多便利,深受各方好评。
2.聘专家,清馆藏,信息录入步入正轨。2021年,我们聘请了包括省博物馆在内的数十名文物专家来馆对20000余件馆藏物品进行整理和信息录入,并对已录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系统的部分藏品按新要求和新标准进行了再整理和再归档,对较为脆弱的馆藏物品进行了清洁和特殊保护处理。此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标准严,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所有馆藏物品的信息分类和录入工作,为我馆的信息化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3.联大学,搞整理,档案工作达省一级标准。2021年,我馆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数十名专家和专业大学生来我馆进行帮扶和实习,将过去已有的档案进行再整理,对尚未归档的数以千计的文字资料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按省级标准进行归档、建档,全年共新增档案100卷。此项工作获得湖北省档案局高度肯定,认定我馆已达到省级档案一级标准,并成为湖北省档案示范基地。
4.请进来,走出去,各种活动一个接着一个。2021年,我馆坚持免费开放原则,把社会各界人士引进博物馆,请进博物馆。每周坚持开馆40小时,实行每周二至周六全天开馆,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免费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接待观众5.2万人次,义务讲解203场次,深受各方赞扬和好评;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正月十四、十五我们举办了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和现场体验活动,诸多电视台和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推进“流动博物馆”展览进社区、进广场和进乡村的“三进”等活动,制作家风家训、廉政建设展板18块,巡展7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联合夷陵区妇联,开展了相关系列文化展示展览活动,为广大群众带去了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点的精神盛宴,尤其是对许多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家情、社情、国情发展教育;暑假期间,举办了“暑期志愿讲解员培训班”活动,有20名学生志愿者通过培训,获得我馆讲解员。全年,志愿者讲解员在我馆共讲解30场次,观众达2300人次;喜迎党的二十大,举办了一期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户外宣讲活动。
5.学法律、严要求,安全管理措施不断。公共安全、消防安全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安全管理内容。本年度,我们组织全员系统学习了国家安全法和国家博物馆安全考核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裕孝家庭博物馆安全管理制度”“裕孝家庭博物馆安全考核制度”“裕孝家庭博物馆公共安全管理预案”和“裕孝家庭博物馆消防救援应急预案”等制度。同时,我们还多方筹措资金20余万元,对展馆安防、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增加安防设备一套,从广场、博物馆外围,到博物馆内部,都密集布设了红外线监控探头,监控数据可以保存1年;展室内外,新增了各种安全标识、标牌;根据博物馆的特殊性,我们对原建筑消防设施设备重新设计和改造,增加了22个消防栓,配备了120个干粉灭火器,100多个烟感器、温感器及消防报警警铃,并与当地消防部门实现了联动。我们还与消防培训单位和管理单位开展了多场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全员防火、防灾处置能力。
6.贴需求、优功能,入选廉政教育基地。2021年,宜昌市纪委监委拟在全市选择部分单位支持打造廉政教育基地。我馆积极争取、认真筹备,全面梳理馆内廉政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对展馆和展陈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一是突出了袁氏家族的良好家风和家训,二是呈现袁氏家族几代人的勤俭持家、清正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我馆现已被宜昌市纪委监委纳入廉政建设和廉政教育基地。
2022年工作计划:
1.接待各方面参观人数突破6万人次,确保学生参观人次20000人次,参观单位20个以上,人次超过5000人次。
2.启动博物馆的亮化工程,力争年内完成博物馆外立面彩灯安装,点亮夜间博物馆。
3.完成1—2个展室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充实各馆内容。
4.进一步完善馆藏物品的信息录入工作,做好馆藏信息与省市区信息对接和共享。
5.补充一批讲解员,缓解高峰时节讲解员不足问题。
6.继续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稳步提升省一级标准。
7.发挥家庭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开展地方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宣教传承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以一个家庭的视觉来展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8.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
2021年12月31日
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家博馆坚持服务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方针,围绕市、区文旅局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家博馆教育、研究、收藏、展示、交流功能,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成绩斐然。
1、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参观人次稳步提高。家博馆继续坚持“服务周到,内容详实,展陈新颖”的办馆理念,不断完善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充实馆陈内容,更新展出方式,让来馆参观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周到的服务,获得丰富的藏品对其产生的独特认知,获得展出方式对其产生的视觉冲击,从多方面形成对博物馆的良好口碑。全年共开放1920多小时,累计接待观众首次突破6万人次,达到61200人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近3万人次。
2、继续充实馆陈内容,展出物品稳步增加。本年度,我们进一步清理藏品,把500余件已清理出来的藏品充实到展馆之中,同时广泛征集社会藏品199件(套),专家捐赠200余件,亦充实到相应展区,展出物品数量显著增多,极大地丰富了展品数量和质量。
3、继续坚持走出去方针,社教活动异彩纷呈。为活跃博物馆的现场气氛和人气,我们充分利用馆藏影视胶片,坚持每周六、周日在博物馆门前广场放映老影片,全年共放映33场次,观映人数超过3万人次;重阳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为主题,举办了4个场次的摄影作品展,吸引观众5000余人次;与宜都市、夷陵区、兴山县等县市博物馆、爱国教育基地开展异地交流活动,相互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享发展。
4、继续完善硬件设施,夜间灯光扮靓博物馆。根据年前计划,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万元,对博物馆的外立面进行亮化改造,2022年元月竣工投入使用,扮靓了博物馆及周边环境,为夷陵区市民增添了一处美丽的夜间观光之地。
2023年工作计划:
1、编辑博物馆《家博》学术史料,首期出刊,博物馆网站正式上线。
2、新增影视胶片展馆1个。
3、继续做好开门服务工作,接待游客稳定在6万人次,接待团体50场次以上。
4、继续配合机关和社会团体开展党建、廉政、家风家训教育活动,活动场次不少于20场次。
5、打造“5210我爱夷陵——家风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主题的亲善广场”,放映老电影20场次以上,观众不少于2000人次。
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
2022年12月31日
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家博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发挥文博单位的社会功能,开创性开展工作,在品牌创建、文化传播和等级达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一、苦练内功,在创建文博品牌道路上持续发力
1.丰富馆藏,为家博馆的“看家绝活”添砖加瓦。我馆以四代收藏的有序传承为立馆之本,为进一步夯实馆藏物品,我们一方面把过去已收藏还未展陈的物品尽可能多的清理出来并充实到展馆中;另一方面,我们继续收集、征集与我馆一脉相承但又相对缺失的老物件进入博物馆的集藏,为博物馆添砖加瓦。2023年,我们共清理、整理500余件既有馆藏充实展陈,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馆的物品有390多件(套),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看家绝活”。
2.创新服务,为家博馆的对外接待树立新形象。2023年,我们为提升服务形象,在“四有”----有迎接、有引导、有讲解、有欢送上下功夫,门口、前台接待专岗、专人、专服、专语;引导和讲解人员合二为一,大幅修改讲解词,把馆藏物品与生动的故事、与充满乡情味道的介绍有机结合,变参观为听故事、变干巴的讲解为乡情诉说,让广大观众在几十分钟的看、听、动中感受到、品味出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传承魅力,进而在其脑海中留下愉悦且深刻的印象;参观完毕,做到“三留”、“一送”,即留言、留墨、留字和热情送别。“三留”的推行,既为家博馆留下了丰富的“馆藏”,又把游客与家博馆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家博馆的后续发展铺开了道路。据统计,全年,共有500余人在游览簿上签字,38位国内外游客和友人为我馆留下了真贵的笔墨,与许多有识之士建立了微信联系。
3.编纂《家博》,为家博馆的文化传播和研究搭建平台。家博馆已有二十多个陈列馆,展出实物上万件。但自建馆以来,家博馆一直缺乏一个文字介绍和文化研究的平台。为弥补这个重要缺陷,2023年,我们组织了一个庞大的编辑队伍,开始着手文字编撰工作,10月正式推出了《家博》史料首期。
二、搭建网站,在文博馆的对外宣传上开辟新阵地
创建家博馆自己的网站,一直是我们的梦想,但苦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一直未能实现。2023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众多高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于2023年11月成功注册、建成、上线“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网站”(网址:http://www.yxjtbwg.com/ )。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线上馆与《家博》史料相衔接,在《家博》基础上增加文旅信息发布和观众留言、评论区。
三、提档升级,启动家博馆申报国家二级博物馆工程建设
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特色和品质。我馆虽有自身的特色,但其品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提升品质,年初我们召开了一次由多方参加的联席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通过集思广益,会议一致认为,提升品质的主要出路和推动力在于对标、达标,尤其是向国家博物馆的标准看齐。在取得各方共识后,我馆即开始启动三年内达到国家二级馆的目标工程,成立了“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创建团队,初步确定成立7个小组,包括规划组、综合管理组、基础设施组、藏品管理组、科学研究组、陈列展览组和社会服务组。目前,规划组已率先成立,并完成了规划初稿,现待审定。
除了以上重点工作外,全年累计接待观众6万人次,与2022年持平,其中,未成年观众2万人次,省外游客0.9万人次,外宾游客近0.2万人次。继续坚持在广场放映老电影25场次,观映人数5000人次以上,完成义务讲解和团体接待共212次。
2024年工作计划:
1、组建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申报专班。人员年初到位,讨论、修改和审定创建规划,并对照规划分别组织实施。
2、着手编辑《家博》史料第二期和第三期,第二期5月定稿,第三期10月定稿。
3、筹办《家博》史料和网站上线研讨会,定于2024年1月举行,邀请市、区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研讨、给予指导。
4、充实网站编辑和技术人员各1人。
5、继续完善“劳动创造幸福--宜昌工会主题教育”布展。
6、整理编辑《袁裕校家志》专著,争取年内出版。
7、增进与省市县多级旅游部门和公司的联系,扩大外来游客人数。
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
2023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