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

好家风宣讲四方

2019年2月26日,我被中共湖北省讲师团评为“全省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员”。这既是对我前三年理论宣讲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我在以后工作的鞭策和鼓舞。我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我的期盼,讲好家风故事,传承好家风家训,为社会的文明和家庭的和谐鼓与呼,勇担当,尽微薄之力。

2016年初,我被聘为宜昌市基层理论宣讲员。当年的3月,我以《社会发展与家风家训》为题,运用BBT软件,首次在点军区委区直单位300多人的大会上进行宣讲。

 我先与大家一起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注重”要求等多次讲话,我紧紧抓住“三注重”介绍了袁氏家族的“五戒十训”四“苦”祖训等内容,与大家分享。

 四“苦”,即:“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其意思是苦口婆心的话让人受益,粗茶淡饭能养好身体,辛苦挣来的钱才能长久,艰苦奋斗的事业才能持久。不投机,不取巧,踏踏实实过日子。这是袁氏族人代代相传的价值观——正直,敬业,奋斗。

  就“苦言能益”,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我母亲生下我几天后,因缺氧,似乎奄奄一息。家人悲痛欲绝,含泪到大约500米外的山凹里挖了一个坑,准备把我埋掉。就在这时,一个老中医路过,上前摸摸我的脉搏,发现还有那么一点点微弱的气息,便做人工呼吸。没等多大一会儿,我慢慢苏醒过来了。这样,到我知事后,母亲多次苦口婆心地教导我要“多做善事 报答乡邻”。从此,母亲教导的这八个字,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种子。我参加工作后,把这八个字当做座右铭。我坚持公益为先,以慈善为怀,以节俭为本,以助人为乐,积极热心参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馆公益性免票金额达100万元,占到票务总收入的85%。

  我读书的黄家山小学,建于七十年代初,是一栋80平米平打叠七房。共有学生二十四人,开设1-3年级,教师1人。因为时间长,地处高山,学校出现滑坡,加之长期失修,房子裂口,被定为一级危房, 学生只好借住到近20平米的家庭民房做教室。这个村是一个三百多人的高山小村,农民温饱就没有解决,哪有钱建房?

  于是,我步行三十余里来到学校了解实情,当场就地帮助规划、选址、设计,捐资二万元兴建了一所预制结构的校舍。1995年8月,一栋四间面积为150平米的新校舍建成了。教学条件改善后,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教学的信心更足了,学校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上升,在市、省两级"普九"验收时,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100%。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将学校改名为“裕校小学”。

我坚持为贫困山区学生捐助资金、图书、学习用品,还发动多方面力量,予以学生尽可能的补助,改善山区孩子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我身边的朋友都被我的行动所感动,也捐资助学,资助孤儿学生、贫困学生累计捐款20多万元。

有居民还把问题学生送到我这里来。我全心全意做他的知心朋友,与他打成一片;还通过讲解家风家训等,最后,这些孩子彻底改正了恶习,成了一个好孩子、好学生。

“袁馆长真是个有‘万能钥匙’!”家长无限感慨地说。

兴山县古洞口村是个贫困村。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活动中,我牵线全国工商联、省国企股权托管中心和银行等单位,到该村开展党建廉政建设和传承家风家训等宣讲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引进资金,全力以赴扶智、扶贫,结果四版上市了。

该县青山村有个特困户,他叫杨大喜,40多岁。没住房,连吃的都没有。不仅还没成家,还有抚养92岁的老母亲的任务。我联系晟威公司,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帮助做新房,买铺盖等日常生活用品。他原办了一个酒厂,但因经济拮据和营销方式等问题,效应不好,濒临倒闭。我们帮助他理清思路,传授销售技能技巧等,还每年帮助他销售酒和糟近百万斤。通过我们的努力,他家渐渐走上了致富路。

在该村,我还通过大会,小会等,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家风家训等,村民主动与我加微信,我做到有求必应,确实解决村民的各种困难。在该村,我还通过大会,小会等,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家风家训等,村民主动与我加微信,我做到有求必应,确实解决村民的各种困难。

像这样的慈善事业,我坚持做了20多年。因此,我被评为宜昌十大民生人物、荆楚楷模、湖北省劳动模范;2016年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等。

我到孝感市、点军、聚翁酒店、晟威集团、夷陵广场、各县市区、镇、村等单位进行宣讲,收益听众10多万人次。由于影响力的扩大,还传到了外省。2019年6月14日,我们宣讲组一行5人,受江西省委的邀请去宣讲,并去吊唁我的长辈袁隆平。我们乘电瓶车经过湖南的橘子洲头时,我为近百名游客宣讲“十训”中的“训事师”。

我先深情地朗诵到:“师教深恩并父亲,尊师重道始能成。百般工艺尤知本,莫做忘恩负义人。”

“第一句是什么意思?”一士迫不及待地问。

“老师的教育深恩和父亲的教育是一样的。”我热情地解释说。

“哎呀,这好有道理,我从来没听说过呢!我要把它铭记在心中,坚决做不忘恩负义的人。”顿时,全场人立即站起来,响起了雷鸣般地掌声,纷纷要求我继续接着讲。
   电瓶车在前行,我的宣讲也没停。他们用祈求的目光望者我,安静得只能听见车轮的声音。很快,我们到了江西九江,去参观了他的龙耕博物馆,他的侄子袁定贵接待了我们。在这里,我讲了我们是湖北宜昌袁家的后裔,如何牢记祖训和如何传承家风家训,并为社会做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感谢我传播家庭文化、传承家风家训所做的不懈努力。

在江西九江村,我为村主任和清甘秘书长等50多个村民进行宣讲。当我讲到“忏悔”内容时,我毫不隐瞒地说,我展示的有我家人,包括我在工作中写的几份检讨书时,下面议论开了。

“你还敢于直面人生,家丑不可外杨呢!”胡女士担忧的说。

“敢于亮丑,就是进步的开始。”王先生赞扬道。

“我们大家迫切希望您多来讲解家庭文化和家风家训;等有时间了,我们一定去宜昌您的家庭博物馆参观学习!”

“好,欢迎大家!”我十分感动的回答。

 是啊,袁氏家风家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族人前行的方向,指出路该如何走,该如何生活。因此,我爷爷的教子教诲:读书学文化,不当睁眼瞎;我父亲的家训:身体好 不犯法 做点事 小心点;我的言录:人生忙碌 是种充实 人有忏悔 是种进步;我女儿袁伊轩的承诺:秉承家训 广大民俗 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一种无言的声音、无字的典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灵与品格养成。以传立家训家风为载体,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年来,我宣讲百余场次,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收益听众约四万余人次。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注重”,力争实现把家风家训讲到北京,讲到国外,让大家从中受益,在广大人民心中生根、开花。


版权所有: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 公司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集锦路6号河心公园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135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