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2018年11月19日下午3时,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2018级党的建设专业研究生在李敏昌教授和辅导员鲍秀丽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走进位于宜昌市点军区五龙村五龙河街的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袁裕校家庭博物馆”。该馆于2011年9月30日开馆,馆展实物收藏品达2万余件;馆展内容涵盖了袁裕校家庭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100余年历史;又上溯至该家庭始祖从河南迁徙到兴山定居的1461年,时间跨度达500年。
整个展区完全展示了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百年变迁中袁氏家族家训家风的变化和坚守,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百年记忆,也是一个国家的百年记忆。你可以从这些有生活痕迹、有温度,而又普通寻常的展物中真切感受到国家社会的百年变迁和民众生活的沧桑巨变。一张粮票、一个瓷碗、一台缝纫机、一件旧衣裳、一个香烟盒、一份入党申请书、一件旧军装……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对带领着我们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崇敬热爱之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孟子·离娄上》中的这句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李敏昌教授在调研中强调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党史与家史密切相关,同学们要以此次调研为范例,借鉴、参与、推进家庭史、社会史的研究,坚持走个性化研究道路。通过家族的40年变化来看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家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是党史研究的一种有益探索。”
整个调研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这一特殊课堂创新了中共党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了中共党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们的学术研究视野。近年来,家庭史学研究领域的许多档案资料的空白逐渐被填充,家庭史学和社会史学在历史研究中举足轻重,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党的建设专业的研究生、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要继承红色基因、传承优良家风、不断砥砺前行!并以此次学术调研活动为契机,发扬求索精神、刻苦钻研学术,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创始人袁裕校全程参与了调研过程并作了专题讲解。
(通讯员 文/郑剑)
来源:三峡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https://sxdxyjsy.ctgu.edu.cn/info/1066/2454.htm
版权所有:宜昌市裕孝家庭博物馆 公司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集锦路6号河心公园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1357号-1